贵阳持续优化“一网通办”系统 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
近年来,贵阳市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主线,不断扩大商事制度改革效应,持续优化升级“一网通办”系统,将企业开办时间从原来的23个工作日压缩至目前的1个工作日。 [详情]
贵阳市依托一张电子政务外网和一朵“云上贵州贵阳分平台”云,构建了“一张网、一朵云、一个号、一扇门、一支笔、一次成”的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格局,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近年来,贵阳市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主线,不断扩大商事制度改革效应,持续优化升级“一网通办”系统,将企业开办时间从原来的23个工作日压缩至目前的1个工作日。 [详情]
“数智贵阳”是贵阳市政府实施“大数据+政务服务”“大数据+民生服务”建设的政务服务平台,从便利民生事项办理、优化营商环境、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等多方面助力政务服务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详情]
近年来,贵阳市聚焦“一件事一次办”和“多件事统一办”的服务理念,深入打造“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平台,持续深化“数据+政务服务”。 [详情]
6月3日,记者从贵州省“全省通办、一次办成”改革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会上获悉,改革工作启动以来,已稳步取得新进展。 [详情]
机械僵硬的业务流程转化为富有人情味的服务过程,积极应对窗口业务办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将“好事做好”“好事做实”,是贵阳高新区行政审批局的工作常态。 [详情]
5月7日,记者从贵阳市交委消息,息烽县交通运输局持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多项举措优化营商环境。自今年推进“一网通办”审批以来,共办理相关事项近350件。 [详情]
2月26日,记者从贵阳市政务服务中心获悉,2月3日至25日,全市政务服务线上办理业务量突破20万,达217363件,群众满意度为100%。 [详情]
据贵阳市政务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黄平介绍,当下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有效减少人员聚集、防止疫情蔓延,全市政务服务系统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全面推行网上办、远程办、手机办、邮政办等“非直接接触服务”,让审批不见面、办事不出门。 [详情]
1月8日,记者从贵阳市经开区获悉,该区2019年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聚焦“一次办成”“一门服务”“一网通办”三个“一”,政务服务环境持续优化。 [详情]
1月6日,记者从贵阳市政务服务中心获悉,2019年,贵阳市政务系统以推进“一网、一门、一次、一窗”改革为抓手,积极抓好政务服务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详情]
贵阳市市场监管局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打造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致力让申请人“一次都不跑”或“只跑一次”,得到广泛赞誉。 [详情]
实体与网络两手抓,贵安新区税务局社保费缴纳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的服务模式,使得部门的服务质量与办事效率都得到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详情]
记者11月15日从贵阳市督办督查局获悉,贵阳市“数智督查”云平台目标管理系统已上线试运行。 [详情]
那“一网通办”平台具有哪些新功能?办事群众和企业该如何操作?对贵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又有哪些帮助?现在的运行情况如何?10月31日,记者专访了贵阳市政务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黄平,邀请他对“一网通办”平台作一个全面、深刻的解读。 [详情]
10月22日,记者从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为深入推进贵州省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实现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银行开户等各环节全程网上办理,努力打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提升企业和群众对企业开办便利化的实际体验,由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建设的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平台,现已建成并正式上线运行。 [详情]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大数据的魅力不仅在于它本身所蕴藏着的无限商机以及能够帮助政府部门和企业进行更科学的决策,更在于它对改善民生、提升社会福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作为中国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的先行试验区,贵阳通过在大数据服务民生领域中的探索,大数据改善与服务民生的魅力从这里焕发。 [详情]
贵州省全面建成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的1.9万余个实体政务大厅(便民服务站),县级以上综合性实体政务大厅面积由24万平方米锐增至60余万平方米,总体投入12亿元,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大厅功能更加多样,便民服务更加暖心。同时,投入6778万元建设贵州政务服务网“淘宝式”门户,同步建成37个支撑子系统,打通省市56个自建审批系统、261个数据接口,纳入65万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趋近完善。 [详情]
9月30日,贵阳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上线运行,89个政务服务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让办事企业和群众享受到更加方便、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 [详情]
近年来,贵州在推进电子政务转型发展中收获满满,特别是对提升政府管理、政府服务和政府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9月24日,记者从发布的《2019政府电子服务能力指数报告》获悉,在省级政府(直辖市除外)电子服务能力综合指数中,贵州名列第一。 [详情]
近日,随着清镇市民宗局“公民民族成分确认和变更初审”事项办理与贵阳市实现互联互通,该市“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全部可办。按照贵阳市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工作的安排部署,清镇市通过梳理并优化服务事项,将市直各部门、乡(镇、社区)1330项事项纳入贵阳市“一网通办”平台办理,首家启用“贵阳市综合受理”平台。 [详情]
9月4日,记者从贵阳市大数据局获悉,贵阳市通过推动政府数据“聚通用”,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民生服务水平,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有效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详情]
记者8月2日从贵阳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获悉,贵阳首个市级政务民生服务微信小程序——“数智贵阳”运行两个月以来,已上线76个高频政务、便民服务事项,注册用户达5.6万人,累计访问次数约158.1万人次。 [详情]
6月25日,记者从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贵州依托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的优势,充分发掘大数据手段在党建工作中的潜力,加快推进党建信息化向智慧化转型。 [详情]
日前,2019政府信息化大会在贵阳举行,“贵州信用云”荣获“2019中国政府信息化管理创新奖”,标志着我省运用信用大数据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效拓展民生服务新途径取得新成效。 [详情]
如何打破政府各部门之间数据调动存在的数据孤岛、信息壁垒、标准不一、应用分散、独立运维等问题,将开放的政府数据,让社会各企业和民众共同谋红利,是近年来贵阳市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问题。基于这个目标,贵阳市政府成立了国有全资的贵阳块数据城市建设有限公司,并建设贵阳政府数据共享交换数据目录平台和贵阳市民营经济服务平台。 [详情]
用大数据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关键在于找准大数据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契合点,贵阳以大数据的应用创新、规则创新、模式创新作为提升智慧治理能力的重要突破口,积极探索借助大数据手段提升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能力的智慧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和幸福感。 [详情]
如今,贵阳依托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利用互联网规范政务服务,构建了电子政务“一张网”,实现企业开办“一窗受理”“一次申请”“审批零见面”。企业和群众足不出户、动动手指,就能轻松办理审批事项。 [详情]
作为“中国数谷”,贵阳的大数据政用走在全国前列。市政务服务中心紧紧抓住大数据发展机遇,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 [详情]